会伯升为害,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。司徒官属迎吊光武,光武难交私语,深引过而已。未尝自伐昆阳之功,又不敢为伯升服丧,饮食言笑如平常。更始以是惭,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,封武信侯。 九月庚戌,三辅豪杰共诛王莽,传首诣宛。 更始将北都洛阳,以光武行司隶校尉,使前整修宫府。于是置僚属,作文移,从事司察,一如旧章。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,见诸将过,皆冠帻,而服妇人衣,诸于绣镼,莫不笑之,或有畏而走者。及见司隶僚属,皆欢喜不自胜。 老吏或垂涕曰:“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!”由是识者皆属心焉。 —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
昆阳一战,昔日碌碌如常人的刘秀,拔然而起,相比宛城久战不克后的献城投降,刘秀的昆阳血战,使他一夜成名!
昆阳大战,新莽主力消耗殆尽,王莽再无能力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剿杀各路义军。对于更始帝而言,其属下义军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。
大捷之后,刘秀没有回宛城朝见更始帝,而是继续领兵作战,更加卖力地为更始帝刘玄拓疆括土,在河南一带攻城略地。 刘秀所率义军有仁有义,所到之处秋毫无犯,深得百姓拥戴。
攻克颖阳(今河南许昌西)之后,刘秀带兵进攻父城(今河南平顶山北)。这座小小城池,竟然久攻不下。刘秀也不焦躁,就屯兵于附近的巾车乡修整。
新朝的颍川郡掾冯异当时行监五县,被汉兵俘虏。由于冯异名声不错,刘秀就把他奉为上宾。和刘秀交谈久之,冯异就表示:“我有老母在父城,希望您能放归我回到父城,待我说降五城,以此效功报德!”
刘秀挺厚道,对人很信任,就马上放归冯异。冯异进入父城之后,找到为新朝坚守父城的官员苗萌,说:“更始诸将多暴横凶蛮,唯独刘秀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掳掠,不侵暴,我观其言语举止,非庸人可比!”
本来冯异就是苗萌上司,二人惺惺相惜。如今听冯异对刘秀这么一夸奖,苗萌马上率领五县军民向刘秀投降……
当刘秀就在刘秀准备为更始帝继续大干的时候,一个惊天大雷传来了,刘秀的哥哥刘縯被更始帝杀了。
刘秀听到大哥被杀的噩耗,心如刀绞。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常理,他或者马上出逃,或者马上起兵反叛更始帝。此两种行为,哪个也不行!如果出逃,又能逃向哪里去?王莽新朝不能去,赤眉军也不能投;如果反叛更始帝,更是没有任何意义。如今刘玄已经是天下众望所归的“大汉皇帝”,自己兄弟先前所立功劳,天下人都会算在更始帝头上。如果自己公开背叛更始帝,马上就会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叛臣贼子。
思前想后,刘秀做出了一件让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——他单身独骑离开刚刚投降于他的父城,亲自到达更始帝的都城宛城,上殿谢罪。
拜见更始帝之时,刘秀不停谢罪,表示作为罪臣刘縯的亲弟弟对大哥有失明察,闭口不提自己昆阳大捷的功劳。回到府邸之后,刘秀也不敢为大哥服丧,更无任何报仇雪恨的言谈举止。其饮食言笑,一如往常。对此,更始帝和绿林军诸将都大感意外。
不久之后,想想自己的帝位确实是人家刘縯、刘秀兄弟所挣,更始帝刘玄心里面有点过意不去了,就下诏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、武信侯。更始帝刘玄也一直在观察刘秀。他发现,这刘秀确实是个彬彬君子,做人又低调又恭顺,所以,更始帝就逐渐放松了对刘秀的警惕。而且,更始帝内心还挺得意,对刘氏兄弟的一杀一赏,在安抚了舂陵刘氏宗族的同时,也彰显了自己的帝王威风,可谓一举两得。
刘秀虽然被更始帝封为武信侯,但手中实际的军权却被剥夺掉。如此,刘玄心安,刘秀心安,绿林诸将更心安。义军内部相对平静,外部的“革命”形势也一派大好——王莽新朝日趋走向灭亡,更始帝派遣王匡攻打洛阳、派申徒建攻打武关。最终,各路义军齐集长安,终于灭掉了新朝政权,杀死了王莽。而王匡一部也最终顺利接管了洛阳。
听到洛阳被占领,更始帝做出决定,想要移都洛阳。自己车驾出发之前,他派刘秀为“行司隶校尉”先去洛阳,到那里整修官府,做好迁都之前的准备工作。
在宛城,刘秀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因为大哥刘得罪更始帝而衷心悔过的罪人;在洛阳,刘秀尽心尽力,以一个小吏的耐心和细心,把洛阳整顿得条条有理,无论是市貌、宫殿,还是官员接待管理,都让更始帝到达这个城市之后,顿时产生了君临天下的感觉。
不仅让更始帝君臣满意,刘秀使老百姓也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。更始诸将多数是打家劫舍的强人出身,他们浑身奇装异服,平时脑袋上不戴冠而戴布帻,甚至有人身穿女人衣服。所以,百姓们看到这些不伦不类的人,皆指而笑之,甚至有胆小的人看到绿林诸将之时都被吓得拔腿而跑。
而刘秀和他的僚属,皆衣冠翩翩,举止行为都遵守汉王朝旧时制度。百姓们对此感到非常亲切。一些曾经在西汉时期做过政府官吏的老人,看着刘秀和他手下的从人,禁不住流泪赞叹道:
谁料想,今日竟然复见汉家威仪!
最终,刘秀的行为举止使得洛阳附近百姓归心,这些人对刘秀本人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。